如何申請

申請長照管道①:撥打1966長照專線

服務時間

週一至週五:08:30 ~ 12:00、13:30 ~ 17:30。

撥打方式

手機或市話皆可直撥「1966」,前5分鐘免付費。

打1966「前」,我該做什麼?

建議您先備好以下資訊:需要接受照顧者的姓名、年齡、居住地址等基本資料及狀況,主要照顧者/聯絡人的姓名、電話。

打1966「後」,會發生什麼事?

透過語音選單,將轉接到縣市的照管中心,中心人員會協助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。只要符合資格,中心將派照管專員[2]到家評估,依照顧對象的需求量身定做照顧計畫,並與家屬說明政府補助額度,找到最合適的長照資源。


申請長照管道②:親自洽詢住家附近照顧管理中心

服務時間

週一至週五:08:30 ~ 12:00、13:30 ~ 17:30

可先撥電話與照管中心聯絡,確認好相關資訊後再前往洽詢。

各縣市照管中心聯絡簿(表):▶下載圖片請按我◀


申請長照管道③:長照出院準備服務

出院「前」評估

由醫療專業人員或照管專員與病患、家屬溝通,提供照顧資訊,如果有長照需求也符合資格,直接可在醫院內評估長照服務需求。

出院「後」使用

由於住院期間就進行長照服務需求評估,所以出院後可快速取得居家服務、復能、喘息、簡易生活輔具等長照資源。

哪些醫院有《長照出院準備服務》?

目前超過180家醫院提供出院準備服務,▶下載名單請按我◀;也可以詢問醫院護理站是否有提供這項服務。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運用資源,個案與家屬可以逆轉勝...

案例故事

62歲的周爺爺原本是遊樂園的園藝工,一場車禍卻翻覆了他的人生....,原本該肩負花圃修護工作的他,一夕間變成了需要被照護的人。

71歲的勇伯一天要調控好幾架飛機餐點,一次的中風摔跤,讓原本頭腦靈敏的勇伯變得脾氣古怪,太太阿菊姐簡直快崩潰。

長照的歷程中,所幸出現了他們......

他們是誰?他們分別是照顧管理專員、個案管理員、照顧服務員,以及負責復能照護服務的醫師(含中醫師)、牙醫師、護理人員、職能治療人員、物理治療人員、語言治療師、心理師、藥師、營養師、呼吸治療師、聽力師、教保員、社工人員、輔具評估人員等。

當各種照顧情境發生時,他們將運用各自的專業能力與資源,幫助個案與家屬逆轉勝,走出長照黑暗期。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
失能的周爺爺

62歲的園藝工周爺爺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與中風等慢性疾病,所幸藥物控制得宜,在體力尚可的狀態下,日子算得上平平安安。

但一場車禍,卻翻覆了周爺爺與家人的人生。他因意外導致腦出血,癱瘓無法起身,住院期間使用鼻胃管進食,也無法開口說話,在出院前藉由出院準備服務,經照管專員評估失能等級第八級,已是失能最嚴重的等級。

周爺爺的居家照顧計畫: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照顧及專業服務核定額度36,180元(每月)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該怎麼妥善照顧周爺爺,甚至逆轉他的健康狀態,成了周家的難題。周奶奶雖有心照顧,但腿因受傷負荷不來主要的照顧工作,所幸經由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,周爺爺申請到長照居家照顧服務,照服員[1]林小姐每天會到家提供洗澡、餵食等協助,也為周奶奶爭取到喘息的時間。

在居家服務2-3週後,照服員林小姐還主動建議周家申請專業服務,也就是有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護理師、營養師等專業團隊到家,進行復能照護服務,營養照護、進食與吞嚥照護等服務。

周奶奶表示,她們全家人都由衷希望能夠把握黃金期,幫助周爺爺盡快脫離長期臥床、管灌餵食的狀況,因此很積極配合復能照護服務。如今,周爺爺不需要依賴管路,除了在旁人的扶持下可以行走,更可以不持四腳助行器,短時間站立走好幾步路,越來越進步。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
照服員現身:每天早上7點到10點到家服務

照服員林小姐,57歲,原與先生在大陸開公司,因先生在臥室跌倒後,她一夕間從老闆娘變成了照顧者,在先生失能的7年間,她學習翻身拍背、抽痰等照顧技巧外,還支出了數百萬元的照顧費用,經濟負擔沉重。現在她也投身長照服務,同為過來人,把個案當家人照顧。

專業服務人員現身

物理治療師對家屬和照服員教學並提供居家復能照護,如圖為物理治療師指導如何正確活動手、膝關節,以幫助周先生取物或行走。

專業人員一句話

個案一定要把握復能黃金期,藉由仍可使用的功能來協助、延緩退化,提升生活自理能力。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▲周爺爺把握黃金期,接受復能照護服務。

護理師每一到二週居家訪視並做衛教指導,提供家屬專業意見。當天先檢視周爺爺的身體狀況,建議在以行走為目標的復能計畫結案後,申請語言治療師復能服務,增進語言溝通的能力。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▲專業人員協助,周爺爺的復能過程相當順利。


周爺爺這一個月的使用額度為27,590元,還有8,590元沒有用完,可以保留至下個月使用。而他這個月只要繳4,413元,就可以得到照顧表內的照顧服務。

半年後,在復能照護服務協助下,周爺爺的失能狀況逐步好轉,經照管專員複評後,確認失能等級從原先的第八級,恢復至第七級。平時除了由主要照顧者周奶奶照顧外,也維持原先照顧服務員至家中協助照顧。周奶奶偶爾若想回南部老家探望其他家人,無法照顧周爺爺怎麼辦呢?


照顧組合可以這樣搭

還好照管專員在評估時,就幫周奶奶評估好她的「家庭照顧者喘息服務額度」,讓周奶奶回南部老家時,可以協助周爺爺白天到日照中心接受生活照顧服務,晚上可以到小規模多機能機構住宿,由機構工作人員提供生活照顧、沐浴、進食、服藥、及住宿等,讓周爺爺可以好好的安心睡一晚。那這次,周爺爺需要花多少錢呢?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
因為這是臨時性的喘息服務需求,周爺爺使用了「照顧及專業服務」額度2,770元,從這個月沒用完的錢裡面扣除;「喘息服務」額度則用了2,000元,還剩下30,090元。加總後,周爺爺只要自行負擔763元,周奶奶就可以放心返鄉探望親戚了。

由於失能者有八成以上都罹患慢性疾病,除了申請長照2.0的服務,如何避免慢性疾病惡化導致失能程度更嚴重,對家庭照顧者來說是一大挑戰。因此,近期衛生福利部推出的「居家失能個案家庭醫師照護方案」,也就是長照醫生[4]到你家,由醫師定期家訪,並由護理師或個管師,每個月進行個案健康及慢性病管理與諮詢,並根據個案的狀況變化,適時轉介醫療及長照服務,以提供民眾周全之照護。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
罹患失智症的勇伯

71歲的勇伯曾是桃園機場的空廚,每天掌管數架飛機餐點。他退休後原以為能四處遨遊,卻不幸中風,後續診斷出血管型失智症。他不只怨嘆自己無用,也難以克制脾氣,讓照顧他的老伴阿菊很有壓力。直到夫妻倆接觸失智社區服務據點,才終於在與人的互動中找回久違的笑容。


血管型失智 變得暴躁陰鬱

去年五月早晨,經營早餐店的阿菊還在賣早餐時,接到孩子來電:「阿爸摔下來了!」她到醫院才知道,原來在床上睡覺的勇伯,因血管阻塞造成急性中風,想爬起床卻難以動彈,用力扭動就摔下了床,被孩子發現送醫。

勇伯病後必須常到醫院復健,復健科醫師覺得勇伯「怪怪的」,轉診至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,確診罹患血管型失智症。

負責勇伯案子的桃園長庚失智症中心社工師說,一開始接觸到勇伯時,發現勇伯因擔心家人看不起他、會遺棄他,情緒暴躁不穩,十分陰鬱,還說很想死。阿菊為了照顧勇伯,收掉早餐店,每天陪著先生寸步不離。

太太照顧 情緒也跟著崩潰

「但不只是勇伯自己,連阿菊姐也照顧得快崩潰了!」由於阿菊是傳統女性,認為妻子就應該負責先生照顧上的一切大小事,這份「愛」讓勇伯開始面對中風後的第二人生,阿菊卻也獨自面對照顧壓力,淚水常往肚內吞。

即便勇伯已經由醫師確診失智症,阿菊也不認為先生失智。阿菊每天皺著眉頭,壓力爆發後拿東西又摔又丟,抱怨不想活,卻又因傳統觀念根深蒂固,不肯外人幫忙,所以就算想轉介長照資源,服務也進不了家。

多了互動 不再說自己無用

在社工都抓破腦袋不知該怎麼勸說才好時,恰巧勇伯弟媳承接桃園市觀音地區的失智社區服務據點,而且直接在家騰出空間辦理活動。在妯娌關係加持下,阿菊聽進弟媳的勸言,每天帶勇伯去隔壁弟弟家「坐坐」。

勇伯擔心跟不上活動進度,排斥去據點活動,還對阿菊大小聲。不過在家人鼓勵及據點持續邀請下,勇伯終於敞開心胸接納,甚至主動到弟弟家等據點活動,他的轉變也讓家人大吃一驚。

勇伯有動力走出來,是因為在據點可和其他長輩互動,也能在認知訓練活動中學習,他對自己的作品也十分滿意。此外,勇伯也從過去需要他人攙扶,到現在能靠自己的力量從椅子上站起來,打破自己「無用」觀念。

他頭腦變靈活 她重拾笑容

當勇伯愛上去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後,不只認知功能維持不錯,阿菊的笑容也回來了,她能趁勇伯去上課時喘口氣,做自己想要做的事。

阿菊表示,先生病後出門,大小便不方便,所以時常關在家中,連頭腦都「鈍鈍的」。不過弟弟家就在隔壁,不用顧慮麻煩,且先生去據點活動後頭腦變得比較好,對老人家有幫助,「還不錯啦!」


社工師的一句話

善用資源,別用責任把自己壓垮。


在勇伯敞開心胸接受失智社區服務據點後,也接受地方政府的長照需求評估,確認勇伯可以使用居家服務及居家復能服務。只是阿菊還是很保守,憂心請照服員到家會被外人說三道四「老婆沒能力」,目前還是沒有使用。

其實,家庭照顧者在照顧工作上,若把時間都給了被照顧者,很可能自己照顧到心力交瘁,應試著給社會資源一個機會,才能讓自己有機會放鬆,讓心也能透透氣。

此外,也可善用居家復能服務,透過專業人員(如:物理及職能治療師)協助個案進行生活自理的功能訓練,長輩看著自己的功能變好,也會開心。平時也可適時利用居家喘息或機構喘息服務,或是復康巴士交通接送、輔具租賃及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等,減輕長期照顧負擔。


長照服務人員介紹:

[1]照服員、照顧服務員(個案生活照顧):提供個案日常身體照顧,包含翻身、餵食、沐浴、扶持上下床、服藥等

[2]照管專員、照顧管理專員(評估失能狀況):評估失能狀況、核定政府補助額度、調配照顧內容、撰寫照顧計畫

[3]個案管理員(連結長照服務):討論及調整照顧計畫、連結長照服務、追蹤服務品質、擔任申訴管道

[4]長照醫生(居家失能個案健康管理):連結照顧計畫、個案健康與慢病管理、居家醫療、居家安寧等



花蓮縣橘色照護協會



電話諮詢
臉書專頁
行車導航